闲侃良家妇女 散文
“一看她们俩,就是良家妇女。”乍看这句话,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说这话的人,应该是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男子所说。其实,是出自一个女人的口。而且形容的对象,恰恰是我本人,还有我那至亲的姐姐。每个已婚女人,听到别人这样评价,也许会在心里暗自窃喜。但是,当时当景,这样的话却让我有些无语,唯有报以对方一个浅浅的微笑。
良家妇女,这样的赞誉我还是第一次被冠予。这句话是在同事结婚喜宴上,由于我和姐姐去得有些迟,胡乱找了一张空两个位子的桌子坐下,一看都是陌生的面孔。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家人。宴席开始,男主人发烟时,误发给坐在他旁边的姐姐,姐姐还很礼貌的笑着说不会抽,男主人竟然机械式的“哦”了一声,还继续将烟发往我这边。这时,坐在他对面的老婆发话了,“一看她们俩,就是良家妇女,你发什么烟”。坐一起的还有他们的老父亲,还有他们的小孩,另外一个操着外地口音,自称是他们的妹妹。女人话刚说完,就在那旁若无人的大笑,她的家人也跟着笑起来。我和姐姐无语,报以了浅浅的微笑。
在中国的文化里,自古就有对在家相夫教子贤惠的妇人,称其为良家妇女的习惯。它是一句形容词,是用来称赞婚后女人。说女人出嫁后,在夫家守本分,温柔善良贤惠,对夫和风细雨言听计从,对儿疼爱有加,孝敬公婆任劳任怨,是个好媳妇。能够仅仅靠外表,或一面之缘,就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满足了一回自己内心的那点小小的虚荣。这倒不是说自己不是良家妇女,不具备上述优点。在欲望都市里,满街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诱惑,闪烁不定的霓虹,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良家妇女似乎已经渐行渐远。
良家妇女,是对已婚女人的`一种赞美。在古时,应该是裹小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犹抱琵琶半遮面,笑不露齿,白天用那三寸金莲支撑着身体,忙着操持家务带孩子,夜晚在枯油灯下做女红,缝补着一家人的衣服,一生只守着自己的男人过,白天不懂夜的黑。在现代,有职业的女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上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耐心等待老公孩子回家吃饭,偶尔与闺中密友探讨一下烹饪手艺,不出去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做出格的事情,言谈举止略有几分优雅,一心只围绕在老公孩子身边,为人宽容淡定,无欲无望,一条道走到黑。这样说来,好像良家妇女没有思想,没有个性,不懂得生活情趣。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教授讲座。他称自己以后找老婆,不找学历高的人,识几个字坐公交车不会迷路就行。他的理由是,学历高的女人,想法多,做事情太理性,凡事寻求平等,婚后做不了良家妇女。学历高的女人,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女人还是少读书为宜。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恪守妇道,尊老爱幼,不计较得失,勤俭持家,不应该穿得花枝招展,到外面抛头露面。这就是一个教授,对良家妇女的诠释。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我不想对此做出任何评价。正如,网络信息时代,只要轻点鼠标,什么样的信息都有。而那些信息里的内容,都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只是当事人的一种想法。留给读者,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有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偶听一周立波秀,讲到在中国婚姻的现状。目前国内离婚率攀升,人们见面相互打招呼的问候语,由你吃了没有改为你离了没有。当然,这些是脱口秀。如果真有那么多人离婚,良家妇女可就尤显珍贵。试想,一个男人娶了个贤妻良母,又有良家妇女的诸多优点,他还会离婚吗?想必看来,良家妇女还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核心要素。
中国悠悠五千年历史文化,经过岁月积淀,留下很多精髓,需要我们继承,并不断的发扬光大。诸如良家妇女的文化,也需要已婚人士吸取其精髓,并付诸实践,以此优化生活质量。良家妇女,并不是一句随口随地而出的脱口秀,更不能随意辱没良家妇女的精神。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价值观、人生观如何颠倒,做一个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优雅贤淑,宽容善良,淡定从容,善解人意的良家妇女,应该是这个时代永恒不变的主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