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后悔杀了张郃
为什么诸葛亮后悔杀了张郃,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大业用计谋杀了张郃,但是再杀了以后,但是诸葛亮马上就后悔杀张郃了,下面小编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诸葛亮后悔杀了张郃.
张郃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眼中钉。诸葛亮虽然想杀张郃,并且筹谋已久。但是在杀掉张郃之后,诸葛亮马上察觉到张郃死掉之后,司马懿便失去了在朝中能够制衡他的人。由此,司马懿便有更多的精力用来对抗诸葛亮。诸葛亮在明白局势后,立马感到后悔不已。司马懿势力逐渐壮大后,花费更对时间用在对付蜀国上,诸葛亮为此疲惫不已,因此更加后悔。
张郃制衡司马懿
张郃能力极强,并且对曹氏集团十分忠心。张郃不仅作战勇猛,同时在政治方面又有着独到的技巧和谋略。在北伐战争中,张郃曾经给了诸葛亮军队重创,这让诸葛亮一直耿耿于怀,因此便想方设法除掉张郃。而张郃又十分谨慎,诸葛亮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诸葛亮一心研究北伐战争的阻碍,却忘了张郃和司马懿之间是有制衡关系的。
司马懿之所以暂时不对蜀国出手,意在让张郃与诸葛亮硬碰硬,其在旁边能够坐收渔翁之利。而诸葛亮的目光确实只集中在张郃一人身上,诸葛亮深思熟虑,如果要想北伐战争胜利,则必须将曹氏集团负责阻碍蜀国的张郃除掉。于是诸葛亮便设计让张郃身陷囹圄,最后张郃被一箭射死。
司马懿设计张郃
张郃死掉之后,诸葛亮感觉有些异常。张郃是十分谨慎的人,怎么会那么轻易就闯到诸葛亮所设的局中来。诸葛亮在详细思考之后,终于明白是司马懿引张郃前来的。司马懿故意让张郃跳入诸葛亮设好的局当中,借诸葛亮的手杀死张郃,实际上也是为了减小自己在朝中的压力。
没有了张郃的制衡,司马懿的势力逐渐扩大,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对付诸葛亮。可惜的是,诸葛亮之后才认清这个事实。虽然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但诸葛亮面对的是更猛烈的司马懿的攻击。无论如何,北伐战争都要受到曹氏集团的阻碍,而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取得胜利的。
实际上,在野史当中,诸葛亮和赵云之间同样经历了司马懿害张郃这样的事情,刘备死前对诸葛亮不信任,留下赵云作为眼线制衡着诸葛亮,诸葛亮为了独揽大权于是害赵云。这是诸葛亮为什么要害赵云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张郃此人,他最开始是袁绍的部下,后来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被同僚逼迫,无奈之下投降曹操。张郃在曹操手下效命多年屡立功勋,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被曹操予以重任,到了三国中后期大多名将相继去世,张郃也就成为了剩下人中的佼佼者。
张郃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地形优势作战,给己方和敌军造成悬殊的差距,最著名的就是在街亭之战。马谡虽然向来夸夸其谈,但是也是一个熟读兵法的谋士,他采用的屯兵山上据险守之这种策略虽然很有风险但是也是有着一定的说法的,若是遇到一般的将领说不定还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奈何他碰上了深谙此道的张郃。张郃一向善于利用地形,在这种局势之下一下子就看出了马谡的致命弱点,采用了最合理的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就击败了兵强马壮的蜀军,从这一场战役中足可以看出张郃的才能。
张郃之所以能够收到曹魏集团的重用,除了他出众的才能之外,还在于他对曹氏家族的忠心,在其效忠曹氏家族的多年之中遵纪守法,从未有过不听号令的举动。然而这个优点却也成了他后来身死的根本原因。
司马懿本就是狼顾之相,受到曹操曹丕等人的压制不敢有所妄动,但是在他将这些比自己强大的人都熬死之后就开始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了。然而在他想要谋权的道路上却有一个强大的阻碍,这个人就是张郃。张郃功勋卓著在军中威望颇高,而且对于曹氏集团忠心耿耿,这样一个手握重权的将领对想要篡位的司马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司马懿时刻都想着铲除此人。
后来果然被司马懿等到了机会,他奉命带领大军和诸葛亮对战,他一直想要找到机会让张郃去送死,而诸葛亮也正好想着除掉此人,两人虽然没有言语上的沟通但也算是心照不宣。于是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诸葛亮故意留下破绽设下陷阱,对诸葛亮知己知彼的司马懿这样的老狐狸肯定看得出来啊,他却让张郃率领军队前去追击。张郃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但是毕竟司马懿作为自己的上司,也不能无缘无故战场抗命,只得前往追击,果然误中埋伏当场身死。
诸葛亮设伏杀掉张郃之后本来还挺开心,对旁边的人说本来想着射杀一马,没想到却误中一獐。但是仔细想了想他却发现自己并不赚啊,张郃活着的时候还有人能够在朝中制衡司马懿,自己也就能够减轻一点儿压力,张郃死后司马懿就少了很多阻力,则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对付自己。所以诸葛亮刚杀完张郃就后悔了,暗自叹息自己中计了,但是悔之晚矣。
在此之后司马懿果然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在谋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最后篡权成功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了,这其中不乏诸葛亮的因素在里面。
文档为doc格式